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
(资料图片)
近两年,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(以下简称经开分局)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推进公安工作发展的生命线,不断加强执法办案场所建设,提升执法质量和效率,坚持问题导向,多措并举,强力推进经开公安执法水平稳步提升。
优化办案场所硬件建设 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
据了解,工作中,经开分局坚持执法办案场所硬件和软件建设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,积极推动办案场所的升级改造,切实提高执法办案实效。
具体来看,经开分局精心打造高标准执法办案场所,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、智慧案管中心,先后在姚店、李渠派出所建成智慧案管室、综合警务受理平台;创新推出“三统一、六必查”的“3+6”智慧法制管理模式,从执法源头和执法环节上全面规范执法办案工作;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办案中心使用管理制度,形成了由法制大队精细化管理、巡特警大队“专职看护”、办案单位规范使用的运行机制,并在办案中心配备了“红黄绿”三色识别服、“警用马甲”,确保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安全、规范、高效运行。
据介绍,今年以来,经开分局所有在侦在办案件卷宗,均在办案中心案卷保管室由案管员专人负责智能化集中统一保管,智能卷宗保管柜与办案系统实现关联,做到存取留痕,有迹可查,确保案卷安全。
另外,经开分局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,与交通银行、技术公司共同研发了涉案资金移动支付平台,今年初已正式投入使用,减轻了办案民警的工作量,规范了涉案资金的管理。
强化执法办案监督管理 提升规范化执法水平
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,法制大队作为经开分局执法活动的“质检员”,严格审核,全面把关,切实发挥了法制部门履行过程监督和结果把关的作用。
日常执法监督中,法制大队采取“线上通报+现场督导”双推进模式,对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顽疾问题跟进研判,盯住整改,督促规范,实现了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全方位、全流程巡查监督。
在案件审核中,法制大队坚持“从严、从细”原则,通过“发、通、改”的督改机制,持续规范执法办案工作,有效降低了执法风险和执法信访投诉。2022年,经开分局执法办案实现了全年“零诉讼”,法制大队荣获全市公安机关先进集体。
在执法质量考评方面,法制大队采取多种方式对分局所有案件开展交叉式、全覆盖、多层次执法质量考评,切实把执法质量提升落实到每一起案件办理中,促进考评成果向执法效果的转化。
同时,法制大队积极开展积案清理工作,对积案专项清理工作进行跟班督促检查,现场与办案民警共同分析研判遇到的疑难、复杂案件,研究解决办法,提出执法建议。为进一步规范民警现场执法行为,今年,法制大队为分局基层一线办案单位配发了执法记录仪30台,并监督办案单位提高使用率。
深化法制业务保障能力 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
近两年,经开分局法制大队结合单位工作实际,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服务一线的能力。通过不断学习,经开分局民警主动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并努力实现静态法制向动态法制的转变。
为了提升民警业务水平,经开分局一方面依托“全警实战大练兵”“经开讲堂-今天我开讲”“送法下基层”等活动,邀请检察院专家等对全局民辅警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,实现了培训学习与执法办案高度融合、无缝衔接,另一方面,在分局内网开通“规范执法”专栏,及时将常见警情处置规范、典型案例、司法解释等挂在网页上,供民警借鉴学习。
同时,该局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,建立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,遇有重大、敏感、复杂等案事件时,法制大队民警提前介入指导协助办案。同时,及时将相关案件办理的取证指引等提供给办案单位,确保案件及时规范办理。
“下一步,经开分局法制大队将紧紧围绕‘两大专项行动’,持续提供优质、专业、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,全力推动经开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”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相关负责人说。